首页

蕾拉女王视频专卖

时间:2025-05-24 03:25:55 作者:西部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盟在重庆成立 浏览量:82270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题:中国中西部高等教育如何“雄起”,院士学者献策

  作者 武一力 李玉素

  无论高校数量、专任教师队伍还是在校生数量,中西部高等教育已是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但人才资源、经费投入、科技创新等短板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院士专家为中西部高等教育实力如何“雄起”建言献策。

  尊才、惜才、爱才

  不是河南人,为啥来河南?常有人这么问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蓬。2022年6月,她受聘郑州大学校长。她告诉记者,自己在1年多的工作中真切感受到河南已形成“尊才、惜才、爱才”的“气候”,同时也注意到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且面临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困境。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蓬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答记者问。记者 蒋启明 摄

  “受区位因素制约,这在外部客观条件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特殊政策的‘强激励’,才能较快优化人才引育工作环境,打破人才困境。”李蓬说。

  谈及人才培养,李蓬建议提高本科生推免比例,增加博士生招生指标,扩大培养规模以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部省合建高校院士等人才评选的支持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黄晓娟亦有同感。“西部地区需要有特殊的方式,比如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的工作,尽快提高高层次人才在人口中的占比。”她说。

  加大资金投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爱雪倍感振奋。

  在陈爱雪看来,中西部地域辽阔,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不尽相同。她建议将教育资源适度向内蒙古等薄弱地区倾斜,扩大对教育领域的有效投资,着力改善高校办学条件,为高等教育分层次均衡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尤其是加大对高水平人才培养院校的扶持力度,使办学特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潮流。

  全国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尧德中建议“设立国家西部人才基金”,通过资金支持可以提高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同时,加大对西部地区承担的科研项目、创新平台、人才计划的资助力度。

  搭建高质量平台

  多位院士认为,要打造良好人才生态,离不开“筑巢引凤”,其中重要一举就是搭建高质量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卫红提出,在西部地区高校中围绕空间材料科学、装备轻量化等优势方向加快布局和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汇聚研究队伍、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

  李蓬也建议,加大支持部省合建高校围绕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在部省合建高校中布局一批文科基地(实验室)。

  “努力培养能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说。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中部工科强校,尤政强调将“把卓越工程师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去年,该校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在振兴中部高等教育的同时,开始全方位、深层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网络法治系列动海报丨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香港12月10日电 (记者 魏华都)“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及控制建造成本的重要途径,特区政府正研究为推动MiMEP‘拆墙松绑’,让业界有一个健全的生态圈及供应链。”10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甯汉豪在香港出席“迈向可持续未来——推动机电装备合成法”峰会时如是说。

(申城风景线)上海打造文化人才之家 社区与人才“深层触达”

在今年4月份的一场网络直播中,学识渊博、自信从容的马丁圈粉众多,粉丝数量从几百攀升至近8万,不少网友在线“催更”视频,这让马丁对自己的工作有的新的认识。

“汉字叔叔”的故事:一位美国学者跨世纪的汉字情缘

俄罗斯:洪灾持续 奥伦堡市水位刷新纪录

“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不可替代。”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副主任秦涛表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上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通过互学互鉴,能够更好地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更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

中国在世界消防救援锦标赛上夺得首枚银牌

当地时间8月2日,巴黎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3米板决赛拉开帷幕。在中国选手龙道一的家乡贵州榕江,龙道一父母和街坊邻居们一同观看他的比赛。在中国选手龙道一/王宗源夺得金牌后,观赛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街坊邻居们还通过舞龙庆贺中国健儿夺得金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